食品檢測實驗室的李工曾因一個數據問題頭疼了一周:檢測蔬菜中的毒死蜱殘留時,同批次樣品的回收率忽高忽低,最-低只有 75%,遠低于國標要求的 80%-120%。排查后發現,傳統氮吹儀的加熱溫度波動達 ±2℃,高溫時破壞了部分農藥成分,低溫時濃縮不完-全,加上手動定容時的視覺誤差,才導致數據不穩定。直到換上 LJ-DC-12G 全自動氮吹濃縮儀,這個問題才算徹-底解決 —— 它的 “精確控溫 + 自動定容” 設計,成了保障實驗數據準確性的 “定-心-丸”。

對食品、醫藥等領域的實驗室來說,氮吹濃縮環節的 “溫度精度” 直接決定實驗成敗。比如檢測嬰幼兒奶粉中的黃曲霉毒素 M1,溫度過高會導致毒素分解,溫度過低則濃縮耗時過長,甚至影響后續質譜分析的靈敏度。LJ-DC-12G 采用的 “PID 精確控溫 + 干式加熱鋁塊” 設計,把控溫精度死死鎖定在 ±0.5℃,控溫范圍覆蓋室溫到 150℃,完-全-滿-足不同樣品的濃縮需求。
李工的實驗室做過對比實驗:用傳統氮吹儀(控溫 ±2℃)和 LJ-DC-12G 分別處理添加了 10μg/kg 毒死蜱的蔬菜樣品,前者的回收率在 75%-95% 之間波動,后者的回收率穩定在 88%-92%,偏差僅 4%,完-全符合國標要求。“以前每次做樣都要提前預熱半小時校準溫度,現在設定好 55℃,儀器開機就能穩定在 ±0.5℃,不用反復調整,數據一致性特別好。” 李工說,這讓實驗室的檢測報告通過率提升了 20%。
更省心的是 “自動定容 + 智能關斷” 功能。傳統氮吹濃縮需要實驗人員緊盯著樣品,一旦濃縮到目標體積(比如 1mL)就得手動關火、停氮吹,稍有疏忽就會煮干樣品,導致整組實驗返工。而 LJ-DC-12G 內置光導纖維傳感器,能精準識別樣品體積,當濃縮到 0.5mL 或 1mL 時,儀器會自動關斷加熱和氮吹,還會發出報警提示,完-全不用人工看管。

某醫藥研發實驗室用它處理藥物代謝樣品時,曾做過 “無人值守” 測試:設定好 “濃縮至 1mL 自動關斷”,實驗人員去處理其他實驗,1 小時后回來,12 個樣品全部精準濃縮到 1mL,沒有一個出現煮干或體積偏差的情況。“以前處理這類樣品,得專人守著,現在能騰出時間做樣品前處理,每天能多完成 3 組實驗。” 實驗室負責人說。
儀器的耐用性也為長期實驗提供了保障:干式加熱鋁塊做了噴涂防腐蝕處理,即便長期接觸酸性、高鹽樣品,也不會生銹;氮吹針用 316 不銹鋼材質,耐酸堿腐蝕,比普通不銹鋼針壽命長 3 倍。對實驗室管理者來說,這種 “精準 + 耐用” 的特性,不僅減少了實驗誤差導致的重復勞動,還降低了設備維修更換成本。
從 “溫度波動愁數據” 到 “±0.5℃穩回收”,從 “人工盯守怕煮干” 到 “自動定容省人力”,LJ-DC-12G 全自動氮吹儀用精準的控溫技術和智能的自動功能,為食品檢測、醫藥研發等對數據精度要求高的實驗室,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樣品濃縮解決方案。